缺铁性贫血
发布日期:2015-04-08 本站:广州天鼎堂医药有限公司
阅读次数:1830
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因体内铁缺乏,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,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。属中医“血虚”、“虚黄”、“黄肿”等范畴。
病因病机本病与脾、肾关系最为密切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为气血生化之源,水谷精微充足,则气血充盈,因饮食不当,或过饥节食,损伤脾胃,水谷不足,故脾虚可致气血俱虚;脾与肾关系密切,如肾阳不足,命火衰微,脾失温煦,则不能生化气血,脾脏失调,反之累及肾脏,肾阳亏损更甚。故本病多与脾肾阳虚、精血不足、脏腑失养相关。 主要症状头晕眼花,神疲乏力,耳鸣,心悸气短,纳差,易劳累,伴有指甲扁平不光整、脆薄易裂、反甲,皮肤干燥、皲裂、发皱和萎缩,毛发干燥和易脱落,或月经不调,或不欲饮食,嗳气恶心,腹胀腹泻,甚者吞咽困难,舌尖、口角皲裂,或慢性失血等。 治疗预案,临症方药 |
(古中医,纯中药,天鼎堂辩证施治,临症配方,各种病症都有详尽的治疗预案)预约电话:020-8750158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