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 中医健康干预
一、常用茶饮保健方
常见的高血压辨证分型
1.阳亢阴虚型
症状表现:血压升高,常伴头目胀痛,出现眩晕,面部、耳部红赤,心情躁动容易生气。
1.1、茶饮方:
菊花茶:白菊花、绿茶均适量,加开水冲泡饮服。
苦丁桑叶茶:苦丁茶、菊花、桑叶、钩藤各适量,加开水冲泡饮服。
决明山楂菊花茶:草决明子、山楂片、菊花各适量。加开水冲泡饮服。
1.2、食材方:
蔬菜瓜类:芹菜、荠菜、紫菜、绿豆、绿豆芽、莴苣、芦笋、胡萝卜、菊花、山楂、黄瓜、苦瓜、茭白、茄子、柿子;
水果类:猕猴桃、西瓜、西红柿、香蕉、苹果。
1.3、食疗保健降压方:
(1)芹菜粥:芹菜、粳米适量,把粳米煮半成熟,再加入洗好切好的芹菜。最后加入少量食用油,食盐,即可出锅食用。
(2)菊花粥:准备好菊花细末或晒干的菊花,将粳米洗净煮至半成熟,再加菊花细末或菊花加入煮至粳米熟软。每日食用两次为佳。
(3)海带绿豆粥:将绿豆,粳米一同煮至半熟,再加入切好的海带,一起煮至熟透,即可出锅食用。
(4)荷叶粥:将粳米煮至半熟,加入荷叶即可。
2.气血两虚型
表现症状:容易出现眩晕,心悸,呼吸气短,浑身乏力,脸色憔悴泛黄,提不起精神,指甲,唇部无华,舌苔色淡,脉象细弱,食量减少。
2.1 茶饮方:
(1)龙眼红枣茶:龙眼肉,红枣各适量,开水冲泡饮服。
(2)菊花槐花茶:菊花(最好甘菊),槐花,绿茶各3克,开水冲泡饮用,每日三次。
(3)党参红枣茶:党参,红枣,茶叶各适量。开水冲泡或加水煎沸后饮用。
2.2 食材方:
红枣、银耳、芝麻、桑椹。
2.3 食疗保健方:
(1)黄芪粥:将生黄芪30克,党参15克,当归、焦白术各12克,柴胡,陈皮各8克,升麻、灸甘各5克,加水煎出汁,再倒入适量的粳米。一起煮至熟。每日一剂,分两次食用。
(2)归芪蒸鸡:炙黄芪,当归,嫩母鸡1只。将黄芪、当归装入纱布袋,口扎紧。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、捞出。将药袋塞入鸡腹,放入盘中,加入葱、姜、盐、黄酒、陈皮及适量清水,拿去蒸,熟后取出药袋即可食用。
3.痰瘀互结型
表现症状:体型偏胖,出现困乏疲倦的状态,舌苔偏暗,苔滑,睡眠不好,脉象滑弱。
3.1 茶饮方:
(1)降脂益寿茶:荷叶、绿茶各3克,山楂、丹参、菊花各5克,沸水冲泡几分钟即可饮用。
(2)陈山乌龙茶:陈皮、乌龙茶各3克,山楂6克,沸水冲泡饮服。
3.2 食材方:
白萝卜、冬瓜、白薯、玉米、花生、洋葱、紫菜、木耳、山楂、海带、海蛰、大蒜等。
3.3 食疗保健方:
马兰头伴海带:马兰头洗净,用沸水烫至色泽泛青,取出后沥水,切成丝备用。海带用温水浸泡12小时洗净,用沸水烫10分种,取出切成丝,与马兰头同伴,加盐、味精、糖、麻油拌和均匀,佐餐用。
绿豆海带粥:绿豆、海带、大米适量。将海带切碎同煮熟即可食用。
4.肾精不足型
表现症状:体型中等偏瘦,耳鸣腰酸,心烦难入睡,神色偏暗,精神不振,乏力,易口感干渴,苔色暗,淡,脉细大无力。
4.1 茶饮方:
(1)黑芝麻茶:黑芝麻、绿茶各适量,沸水冲泡饮用。
(2)枸杞菊花茶:枸杞、白菊花、绿茶各适量,沸水冲泡饮用。
4.2 食材方:
枸杞子、黑枣、核桃仁、银耳、海参、淡菜、芝麻。
4.3 食疗保健方:
(1)桑椹粥:桑椹、粳米各适量,煮至熟透,分2次食用。
(2)红枣首乌黑豆粥:将何首乌、加水煎后取汁,将汁倒入粳米、黑豆,黑芝麻,大枣3~6枚、冰糖适量,同煮为粥。
5.冲任失调型
5.1 茶饮方:
(1)当归枸杞梅花茶:当归、枸杞、白梅花各适量,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。
6.肾阳亏虚型
表现症状:受凉头痛加重,腰膝酸软,背部寒凉怕风,手脚发冷,夜尿频,舌淡,脉沉细。
6.1 茶饮方:
(1)杜仲茶:杜仲、绿茶各适量。用开水冲泡,加盖5分钟后饮用。
(2)胡桃蜜茶:胡桃仁、茶、蜂蜜各适量。将胡桃仁捣碎,与茶、蜂蜜共放入茶杯中,沸水冲泡饮用。
6.2 食材方:
韭菜、芝麻、胡桃仁、龙眼肉、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。
6.3 食疗保健方:
(1)复元汤:淮山药、核桃仁、瘦羊肉、羊脊骨、粳米、葱白各适量,先煮羊脊骨30分钟,加羊肉煮开,撇去浮沫,再加生姜、料酒、胡椒、八角、食盐即可。
(2)杜仲羊肾汤:杜仲,五味子,羊肾,姜、葱、盐、料酒哥适量。杜仲、五味子洗净包好,加水煮约1小时后加入羊肾片(已去筋膜) ,加姜等调料再煮40分钟,去药包调味即成。
二、中医足浴疗法
1、基本原理及方法
1.1原理:泡脚水选用温热(热水),通过温热刺激使腿及全身毛细血管扩张,周围血液分布增多,循环阻力减少,全身血压也随之下降。可以减轻高血压的症状。
1.2材料:足浴盆或桶尽量选用木质的为好,桶高应不小于40cm,泡脚水选用温热(热水),水温为40度左右。
1.3足浴时间:泡脚可每天2次进行,下午与晚间各1次,每次30-40分钟。
1.4方法:双足浸泡,尽量让水没过足踝(有足浴桶者可至膝以下),水温保持在40°。
2、中药配方:
阴虚阳亢型患者可选用磁石降压方:磁石、石决明、当归、桑枝、枳壳、乌药、蔓荆子、白蒺藜、白芍、炒杜仲、牛膝各6g,独活18g。将诸药水煎取汁,放入浴盆中,待温时足浴,每日1次,每次10~30分钟,每剂药可用2~3次;
痰瘀互阻证,可法夏三皮汤:法半夏、陈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各30g。水煎取汁,待温时足浴,每次15~30分钟,每日2次,每日1剂,连续3~5天。
肾精亏虚者,可选用杜仲木瓜汤:杜仲、桑寄生、木瓜各30g。水煎取汁,放入浴盆中,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,待温时足浴,每日2次,每次10~30分钟,每日1剂,连续3~5天。
肾阳亏虚型患者,可选用杜仲木瓜汤:杜仲、桑寄生、木瓜各30g。水煎取汁,放入浴盆中,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,待温时足浴,每日2次,每次10~30分钟,每日1剂,连续3~5天。
冲任失调型患者,可用三藤汤:香瓜藤、黄瓜藤、西瓜藤各30g。水煎取汁,候温足浴,每日2次,每次10~15分钟,每日1剂,连续7~10天。
附:高血压足浴通用方——邓铁涛教授“浴足方”
怀牛膝、川芎各15g,天麻、钩藤(后下)、夏枯草、吴茱萸、肉桂各10g。上方加水2000ml煎煮,水沸后10分钟,取汁趁温热浴足30分钟,上、下午各1次,2-3周为1疗程。
四、季节更替养生
中医理论中有“天人合一”,即人与自然和谐,季节变化,天气无常。如夏秋交替,冷热更迭,患者容易出现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目眩、心悸等症状。中医重在治未病,可以在天气无常的季节根据患者的病体特征,从情绪、饮食及运动方面调节,会有比吃药更好的疗效。因此,中医保健不可缺少。
1. 情绪调节
人遵循四季变化,学习季节养生,调节情绪,保持乐观精神、心境清净,保持心情平和。孙思邈在《千金方·养性》中告诫人们 “莫忧愁、莫大怒、莫悲恐、莫大惧……莫大笑、勿汲汲于所欲,勿悁悁怀忿恨……若能勿犯者,则得长生也。”读书看报,提笔作诗作画,安心下棋,出门旅行,缓慢运动。均可益人心智、修身养性,怡人心境,对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。
2. 饮食平衡
高血压患者尽量少吃酸性食品,多吃补胃益脾的食物,如瘦肉、禽蛋、大枣、水果、干果等;多吃韭菜、菠菜、荠菜等新鲜蔬菜,能有效降低胆固醇,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积,利于血压的调控;多吃甘温食物,如大枣、花生、玉米、豆浆等。
3. 适当运动
高血压患者要遵循“动中有静、静中有动、动静结合、以静为主”的原则。坚持户外锻炼,那些节律慢,运动量少,竞争不激烈的运动如:户外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气功锻炼等,不宜过于低头弯腰的动作。自己视自己身体机能锻炼为佳,不宜锻炼过度,太过疲劳,适可而止。
4. 顺应季节
在季节变化中,顺应季节,阴阳调和,这样高血压患者在四季更替的过程中可以安然处之,血压平稳少波动。春季肝气旺,万物生长,血压易偏高,要多做户外运动,注意控制情绪,保持平和的心情;夏季炎热,暑热湿气重,勿食用过多油腻,生冷食物;秋季干燥,阴虚之人要注意津伤阴亏;冬季寒冷,肾阳不足之人要避阴护阳,可足浴。